步行十分鐘

[ Home ]

半年內這條路走了不下五次,每次的心情都有一點不一樣,興奮,舒坦,安心,焦急,疑慮都會有。更妙的是這條路我曾經來來回回走過數千次,出於不同的原因,現在我已經很少再走這條路了,因此每一次走著的心情就變得格外生疏:從以前感嘆“那邊開了一家新的店鋪”,變成了現在感嘆“這家店居然還在”。建築物的體積沒有變化,樹的位置也沒有,但是招牌的更替,人行道的鋪地變化,都讓人意識到這個街區已經變成了另外一批人的回憶背景了。
家樓下的樹今天被剝去了一些枯枝,堆在樹基下,然後我才得以擡頭看看這些樹已經長得如此之高了。它們只有頂端有茂盛的樹葉,因此即使拼命地茁壯成長,地面上只是越發感受到綠意的缺失,而樓上的住戶,漸漸變成了隱匿潛藏在綠色汪洋的魚缸。這也算是某一種海平面上升吧?當時種下時,並沒有意識到它們會是這般成長,我以為它們會一直維持著這個樣子。
如果有時間線,就能夠更好地修正自己的日常軌跡。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在描述“日常”,而這種日常只有在特定的情況和地點才得以存在,試圖想象了一下本該出現在固定日常鏡頭中的二位,在雪山中出現,那麽他們常見的嬉笑怒罵模式就不能成立了。當然也有這種場景切換地很自然的作品。但是日常的這個背景,是給作品帶來真實和代入感的工具。有點像是討論比較著生活的各種可能性。
習慣了晚上洗頭,因為白天的忙碌沒有洗頭的時間。但是今天意識到,明天早上洗頭也並無不可,有常備的熱水,也有自由的時間。

當然也沒有什麽非要出門的理由。
既然出來了,要不要散個步再回去呢?
故意走到陽光下而非樹蔭裏,過去頭發很快就會在陽光中變得溫暖,但是今天卻沒有很快地變得溫暖起來,反而外套吸收了很多熱量。當然還是比在風中行走感受到更多的溫暖,它們與風的涼快在對抗。
我停留在這個地方,暫時性地被困住,也是暫時的放縱。開始需要被銘記,結束也需要。



遙遠處的並非救贖

燒餅

頭像

晚上的海洋一片漆黑

辨認不出欲望的具體名稱

假期

楊桃味的玫瑰

拾起耳機

再多跟我說一些關於你的事情吧

填滿空隙的情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