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身

[ Home ]

學習到越多,就越感覺到迷惑。過去曾經思考過的問題總是如影隨形,不得不讓人再次思考,以想象為載體探索新的可能性。
一些常見的質疑:
“如果你沒有認真地了解過他所做的事情,就沒有資格去質疑。”
我想這可能是評論家獨立於設計師的一個原因,會不會做,有沒有做過,並不是限製人們思考的入門條件。但是相互理解的確可以減少誤解發生的可能。
“他使用了一種非此即彼的態度。”
這個行為常見的表達就是說“是…亦或是…?”我想這並不代表這是唯二的可能性,只是代表說者暫時想到的兩種可能性。站在一個多元論者的角度,這種訴說方式的確會讓人覺得他是一個二元論者,也許有些狹隘。而如果意識到這個句式仍然這樣說話以強調自己觀點的與眾不同,很可能便是說者唯二的想法了。
“他是不是在轉嫁責任?”
是的,他刻意地把自己放置在任何一個不包含他的團體之中。當他在批判設計者時,他便代表公眾的目光“設計者不具備溫情這一特質。”,而當他被歸類至設計師一群體時,他則說到“你不能要求設計師能改變一切。”這種說話方式也是二院對立的表現,設計師需要為公眾負責,但不代表是所有的責任。他在批判一個興許不存在的事物。
我想這些論題處處充滿矛盾,而且也並沒有帶來探討的新論題。仔細觀察的話,就會發現這不過是尋常人的一些普遍特質,非此即彼,非黑即白,盡可能少地承擔責任,最後可能會將這些壓力轉嫁給他人。
如果我們有幸認識到自己的缺陷,也許是一件好事。



忘掉他

不要留遺憾

婷草

日光傾城

成年

關於愛情

就在今天分手了

我想陳述給你聽

三句話讓我信了對方十八次

我喜歡